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99垣

99垣 首页 文体科技 张垣文艺 上谷文化院 查看内容

上谷文化研究会组织“大美察哈尔,草原苏木情”主题游学活动 ...

2020-8-15 08:58| 发布者:xlx99| 查看:786| 评论:0|原作者:上谷文化研究会|来自:上谷文化研究会

摘要:2020-08-14上谷文化阅读 415 2020年8月9日至12日,上谷文化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开展了一次以“大美察哈尔,草原苏木情”为主题的游学活动。以促进会员深入了解察哈尔历史、地理、文化,实地感受独具特色的草原风情。 ...
2020-08-14 上谷文化 阅读 415
2020年8月9日至12日,上谷文化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开展了一次以“大美察哈尔,草原苏木情”为主题的游学活动。以促进会员深入了解察哈尔历史、地理、文化,实地感受独具特色的草原风情。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会长顾建中、党建指导员车宝明、副会长颜诚、战勇、刘生录,常务副秘书长康富华,常务理事孟宏,理事刘慧玲, 会员杨志明、胡凤鸣、杨建珍、杨玉萍、王艳萍,以及梁淑梅、王娟、李映霞,赵立新、王晓丽、顾少华、郜广兰、吴爱华计21人。
这次活动途经承德马镇、大滩镇、锡林郭勒盟多伦、蓝旗元上都遗址、锡林浩特、二连浩特。重点考察了多伦察哈尔抗战纪念馆、莲花川草原、元上都遗址、二连浩特国门景区,恐龙地质公园等。特别是实地观察体验了内蒙独特的草原文化。行程约1700公里。
8月9日,一行20人由宣化出发,沿着海拔1445米的G95高速,经张北、沽源,首站到达承德的马镇盛世草原。然后沿239国道向多伦进发。
顾建中会长
副会长 颜诚老师
副会长战勇老师
常务副秘书长 康富华老师
杨志明老师
胡凤鸣老师
王艳萍老师
杨建珍老师
途经大滩镇大下营,山坡上一片美丽的油菜花海。蓝天、白云下,油菜花一片金黄,为第一天的行程增添了喜悦。
本次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负责人,副会长战勇老师和夫人
研究会党建指导员车宝明老师和夫人第一次参加游学活动。
常务理事孟宏老师
梁淑梅老师
王娟老师
副会长《上谷文化》执行主编刘生录
大滩花海大面积的白色和粉红色的格桑花,桔黄色的万寿菊更让大家兴奋不已,不停的拍照,拾取美丽镜头。
建院李映霞教授
理事 刘慧玲老师
杨玉萍老师
吴爱华
大滩花海留影
花海丽影
花海丽景
花海美景
下午四时,抵达锡林郭勒盟多伦。
先是看了位于多伦城区的西南部的山西会馆。

会馆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旅蒙商集资兴建的。建馆的目的,就是为方便山西同乡来往交流,并为刚来此地的乡友提供落脚安身之处。是张库大道重要的商务接点。山西会馆是多伦老城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清代古建筑群,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了。会馆座北朝南,大致可分为住宿区、娱乐区、商会议事区和关帝庙。
会馆北侧,有察哈尔抗战纪念馆。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以冯玉祥为首的抗日同盟军得到共产党 人的大力帮助,也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队伍很快由数千人发展到10万余人。抗日同盟军于6月中旬在张家口召开军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同盟军的纲领等决议案。会后,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率部北上迎击日、伪军。
6月下旬至7月初, 抗日同盟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等县,于7月12日收复察北重镇多伦,并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使全国人心十分振奋。共产党员在同盟军中积极进行抗日的宣传、组织工作, 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工农运动,以塞外名城张家口为中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热潮。
1933年6月下旬,吉鸿昌将军率抗日同盟军主力,经过五天五夜激战,终于攻下多伦城。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队依靠自己的力量打下的第一座县城,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信心。
展览前言
展览图文
章太炎先生对多伦战役的评价
随后又参观了汇宗寺。
汇宗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城北关的会盟大街。
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时候,康熙帝看到多伦的寺庙建设的相当华丽,来自蒙古各地的僧人都能潜心理佛,蒙古各部也经常到这里聚会,龙颜大悦,为寺庙赐名叫“汇宗寺”,意思是“佛法无二,统之一宗”,并亲题匾额,御书汇宗寺碑文,立汉白玉碑一对,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详细叙述了建寺缘由及过程。
傍晚时光,玩在多伦水上公园
第二天上午,驱车前往蓝旗元上都遗址。
汽车行走在517县道上,茫茫金莲川草原,辽阔无际,格外平坦。时有马群在草地上奔跑。蓝天白云下碧草连天,传说中的草原美景就在眼前。
金莲川草原合影
郜广兰
战勇老师和夫人草原留影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元上都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元上都遗址呈方形,站在城外的台基上,依稀可以辨认出房屋当年的格局。上都城周长约9公里,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其中宫城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避暑时的居住之地,风格以自然为主。内城和外城则是官吏们的居住地。此外,在都城附近还有一座面积很大的御花园,古时有竹经楼台,大理石宫殿,奇花异卉,原本还放养了一些麋鹿等动物,以供帝王游猎
2010年1月,为恢复元上都遗址原始生态环境,加强遗址环境治理与保护,推进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政府建立了元上都遗址自然保护区,确定1814.52平方公里范围为元上都遗址申遗保护区,其中申报区34342公顷、缓冲区147110公顷。元上都遗址本体外围湿地、草原、森林都被列入了元上都遗址申遗保护区范围。
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午游览锡林浩特“草原九曲”
李映霞老师是个摄影爱好者,想必拍了很多照片!
第三日早晨,去游锡林浩特贝子庙
合影于敖包广场
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2年),历经七世-不断修缮。整个建筑群有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七座大殿,五座拉布楞(-殿),五座佛塔,此外尚有30多个庙仓及两间-住宅在庙宇的东西两侧和后面。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雄伟,主要殿宇重楼复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壮观典雅。
第三天下午,到达边境城市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国门被誉为祖国的北大门,矗立于中蒙边境,门楣上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国门横跨铁路,共4层,高21米,长71.4米,宽13米。矗立在中蒙边境二连—扎门乌德口岸815、816号界碑是全国边界站点中的一处双号双立界碑。
拾级而上,站在国门顶层向北远眺,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蒙古国边城扎门乌德火车站大楼,具有民族特色的居民小木楼及具有草原风情的蒙古包群尽收眼底,通过高倍望远镜,蒙古边城扎门乌德可以一览无余。国门下方的中蒙铁路,是连接首都北京和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被誉为“欧亚大陆桥”。
顾少华
二连是万里茶道关键的通商口岸,伊林驿站。亦是张库大道上的重要节点,作为进入漠北蒙古之前的重要一站,是连接中原和北方草原贸易通道的咽喉要地。在中蒙俄交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俄茶叶贸易辉煌的200多年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见证了贸易在中蒙边境地区繁荣与衰落。
二连浩特白垩纪恐龙化石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闻名于世,丰富的恐龙化石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古生物专家来考察、挖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有著书立说。时至今日,全世界的古生物专家们对这一地区恐龙化石的研究和兴趣长盛不衰,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

这里的恐龙化石的数量之多、种属之齐全实属罕见,除世界各地所有的种属以外,还有很多是本区所特有的种属,它们为晚白垩世亚洲特有的生物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直为专业的恐龙专家们所瞩目。恐龙化石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即二连盐池周边的二连组地层中,边防公路东、西两侧和距二连浩特市东27公里的苏尼特左旗赛罕高毕苏木一带的白垩系二连组地层中。

到目前为止,这里发现的恐龙化石十余个种属,包括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以植食性种类属多,包括蜥臀目、鸟臀目和镰刀龙目。主要代表属种为二大型蜥脚类、古似鸟龙、似鸡龙、阿莱龙、鹰龙、姜氏巴克龙、锡林郭勒计尔摩龙、甲龙、杨氏内蒙古龙、美掌二连龙等。

8月12日 行程结束,经苏尼特右旗、乌兰察布市等旗县返宣,一路下雨。
好在前三日是好天气,大家得以饱览草原风光。

一路上,战勇老师多次为大家讲述各景点历史背景知识,与康富华老师一起为此行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付出多多,非常辛苦。
同行各位老师真诚合作,收获了知识、见识和友情。


摄影:各位老师
粗编:宁心若水
串文:宁心若水(多摘于百度文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